7月11日,宝格丽喜提热搜,但这个热搜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已经是国际公认的共识,宝格丽却在我国的底线上疯狂“作死”。
有网友称在宝格丽官网消费时偶然发现“所有店铺”下拉页面中,台湾地区被标注在了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之后,单独显示“台湾”二字,与其他亚洲国家并列。
1884年由希腊银匠索帝里欧·宝格丽(Sotirio Bulgari)在罗马创立了宝格丽(BVLGARI),凭借精美的工艺和华丽的珠宝系列在意大利站稳了脚跟。
讽刺的是,在宝格丽官网宣传的品牌历史中有这样一段介绍:“BVLGARI宝格丽注重文化传统的沿袭与传承”。
既然宝格丽能够在澳门和香港前面标注上中国,为什么宝格丽单单在台湾面前“忘记”了?
要是其中没有点子分裂中国的意味,说出来没什么可信度啊!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公然辱华的品牌,却牵扯到了许多顶流明星为其站台,刘亦菲、刘雯、赵露思、舒淇、杨洋等都逃不过。
宝格丽曾经和许多一线顶流明星合作,他们或作为品牌代言人,或参与宝格丽宣传活动,在宝格丽曝出辱华事件之前,都保持着和品牌的高频率互动。
宝格丽辱华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兵分两路,一部分转向了这些曾经为宝格丽代言的明星身上,纷纷涌入明星们的微博进行留言,要求他们表态——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家国。
目前为止,各路代言人们还没做出官方回应。
另一边的“福尔摩斯”们则开始对宝格丽大起底。
企查查显示,宝格丽于2006年在中国大陆注册成立了宝格丽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名下有着37家分支机构。
风险信息一栏则红透半边天,涉及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知识产权、 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多起司法案件。
这可真是,又要赚着中国富人的钱,又要压榨中国穷人的劳动力,算盘打的隔着屏幕都听见了!
说起辱华的外国奢侈品品牌,宝格丽不是第一个。
万豪酒店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因为辱华摊上大事的品牌了。
万豪的会员邮件和APP注册页面中,将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都单独列为“国家”,引发网友的愤怒。
国家部门也被惊动,对万豪酒店进行立案调查并责令限期改正。
无独有偶,已经有万豪大哥在前面试水,后面的ZARA小弟就谨慎的多,仅仅是把台湾单独和其他国家放在同一阵营,没敢碰西藏;香奈儿暗戳戳地把香港和中国并列;梵克雅宝紧随其后也将台湾和中国并入“国家”列表 ……
也许他们抱着“互联网没有记忆”的想法,低调装死,熬过这阵子风头之后,中国人还是会趋之若鹜,为他们奉上大把大把的钞票。
很可惜, 他们的小九九注定要落空。
对于这些辱华品牌引起的轰动,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早就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明确表态:
香港、澳门、台湾、西藏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这既是客观事实,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外国企业尊重中国主权领土的完整,尊重中国的法律,尊重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这是最起码的合作原则。
任何挑战中国人民民族情感的品牌,都一定会遭到反噬。
2021年轰动一时的新疆棉事件中,阿迪达斯、耐克、H&M、优衣库等国际大品牌都参与其中,声称抵制中国新疆棉,旗下产品将不会采用来自中国新疆生产的长绒棉。
在这场风波中,陈奕迅是第一个和阿迪达斯解约的明星。
哪怕和阿迪达斯签订的是终身形象代言人,解约要付出天价的违约金,陈奕迅也没有丝毫犹豫。
随后黄轩、王一博、杨幂、李现等明星也纷纷宣布和这些辱华品牌解约。
尽管少数代言人从这些涉及辱华的品牌在国内的声誉、市场销售份额都断崖式下跌。
疫情三年,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重创,中南亚的旅游业、日韩旅游业等营业收入暴跌,不少外国奢侈品品牌甚至因为中国人不去外国旅游消费而不得不选择关店裁员以缩减运营成本。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达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水平,成为很多国家创收的重要来源。
中国的市场潜力正在超越传统的欧美市场,坐上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是众多企业看好的发展蓝海。
既然看好中国市场,就该拿出基本的态度。
最后老白要说一句,请这些外国企业认清现实:现在已经不是中国人求着你们卖货的时代了,不要再沉迷在把自己当做中世纪贵族的幻想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摆正自己一个服务行业从业者的姿态。
要时刻记住你们只是一个企业,不要妄图挑战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玩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